4. 為什麼不動產抵押設定金額和我實際借款金額有落差?
📌 為什麼設定金額會高於實際借款金額?
✅ 1. 包含利息、違約金、費用等「附隨債權」
抵押權不只擔保本金,還要擔保:
利息
遲延利息(違約時的高利率)
手續費、催收費、律師費等
所以設定金額會加上這些可能發生的額外支出。
舉例:
實際借款:800 萬
約定利率:2%,違約時年息可達 10%
可能違約 2 年 → 遲延利息、違約金加一加可能會超過 100 萬
所以銀行會保守一點,把抵押權設定成 1,000 萬以上,避免擔保不夠。
✅ 2. 法律與風控的「安全邊際」
銀行是怕風險的,所以會:
把抵押權設定得高一點,避免日後債務膨脹擔保不夠
一旦真的要拍賣不動產,拍賣金額可能會打折,設定高也保護銀行權益
✅ 3. 方便「增貸」或「轉貸」用
如果你將來想再借一筆(比如裝潢、資金周轉),如果一開始抵押權就設定得比較高,就可以「不用再跑一次抵押設定流程」。
等於是一種「預留空間」,日後要增貸、展期都方便。
📘 小補充:抵押設定金額 ≠ 你真的欠銀行那麼多
很多人以為「設定金額是1000萬,是不是我欠銀行1000萬?😱」其實不是的,抵押只是個擔保上限,你實際欠多少,看借款契約金額就好。
💬 簡單總結
項目 | 意思 |
---|---|
借款金額 | 你實際從銀行拿到的錢 |
抵押設定金額 | 銀行設定的不動產擔保上限,用來涵蓋本金+利息+違約金等 |
原因 | 為了風險控管、法律保障、後續增貸方便 |